首页 > 典型病例 >

“杨氏四步复位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病例1

 
  一、“杨氏四步复位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简介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约占小儿四肢骨折的3%~7%,占儿童肘部损伤的50%~60%,一般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其中伸直型占90%以上。根据侧方移位情况又分为尺偏型及桡偏型,尺偏型骨折肘内翻发生率较高。Gartland分型在临床较为常用,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分型:
 
  
  
  目前对于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公认的治疗方法是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有些甚至需要切开复位,但我们采用杨氏四步复位法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创、痛苦小、费用低廉、功能恢复快,在2017年中华医学会第十九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上就杨氏四步复位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做了专题发言。
  

 
图为:湘潭市中医医院曹谦主任在2017年中华医学会第十九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上就“杨氏四步复位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做了专题发言。


 
  二、“杨氏四步复位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典型病例:
 
  (一)典型病例一
  1.杨氏四步复位手法:一摆、二牵、三挤、四屈

 
  
 
  上图:典型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患肢畸形、肿胀明显。
  一摆:将患肢摆放于屈肘九十度,前臂旋后位,这样基本可以纠正旋转移位,术者拇指及中指应分别置于内、外上髁处,即使是患肢肿胀十分严重,甚至已经出现水泡,肱骨内、外上髁的突起仍可触及,肱骨干下1/3两侧的骨嵴处于屈肘、伸肘肌之间,也可清楚触及。
 
  
 
  二牵:屈肘九十度持续牵引可以纠正重叠移位,同时牵引后通过肘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夹板作用可以相应部分纠正侧方及前后方移位。
 

 
  三挤:在维持牵引情况下通过前后方及侧方的挤压复位纠正前后及侧方移位
 

 
  四屈:完成上述手法后应尽量将患肢屈肘到位,屈肘应小于九十度,采用极度屈肘手法可利用肘后部完好的骨膜及肱三头肌的牵张力,纠正骨折断端前后残余移位并使其对合紧密;在屈肘的同时尽量将骨折远端桡偏,手法可使骨折断端桡侧嵌插产生桡偏,同时利用尺侧软组织的牵张力纠正尺侧骨皮质塌陷或压缩。从而达到彻底纠正尺偏、尺嵌、尺倾和内旋移位的目的,降低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
 
  
  
  2.外敷药及固定方法
  我院常规采用自制的蜂蜜绷带及三黄散外敷,如果没有外敷药建议用普通绷带均匀包扎患肢,有利于预防张力性水泡。
 
 

 
  采用小夹板固定,有利于防止骨折再移位及预防肘内翻畸形。如果没有小夹板及对小夹板的运用不熟悉,可以在整复后直接用石膏托固定患肢于屈肘70°位,但应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及肿胀消退情况,及时更换石膏托。
  3.小夹板的准备及固定方法:
  (1)自制小夹板,两块宽夹板分别放置前后方,两块窄夹板分别放置内外侧。
 
 

 
  (2)垫以棉垫,绷带包裹,既干净又整洁
 
  
  (3)自制锐角托板
 

 
  
  
  
  (4)外敷蜂蜜绷带及三黄散后绷带包扎
 

 
  
  (5)棉垫放置位置图
 
  
  (6)放置后方棉垫及夹板
 
  
  (7)放置侧方棉垫及夹板,肱骨内上髁处放置1个方形垫,可有效预防远折端尺侧移位,在骨折近折端外侧放置方形垫,放置小夹板对向挤压固定
 
  
  (8)三根扎带固定四块小夹板
 
  
  (9)用长约20厘米、宽约5厘米胶布自内经前臂近端后侧包绕至外侧夹板上固定,足以保证骨折固定牢靠
 
  
  (10)最后安放锐角托板,固定完毕。
 
  
  4.病程回顾
 
  (1)入院时拍片情况
 
  
 
  (2)行杨氏四步复位法手法整复,拍片复查

 

 
  
 
  (3)整复后一周复查拍片
 

 
  
 
  (4)治疗一个半月后拍片复查
  
 
  
  (5)治疗一个半月后功能恢复情况
 

 

杨氏骨伤科

        

      “杨氏骨伤科”即湘潭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由邵东县杨炳南先生创立,传承四代、创新发展,

工作室简介

     
      杨氏骨伤科第三代嫡系传人:杨韵琴,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第三批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老中医杨韵琴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湘潭市名老中医、湘潭市优秀专家、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
      杨韵琴的骨伤科专业特长袭自祖传、女承父业,加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其父正骨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