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患情深 >

病友如是说:《琴韵和瑟 》

  杨韵琴,湘潭市中医院主任医生,家喻户晓的“杨氏骨伤科”创始人杨炳南的长女。她讲述的是一个真实又平凡的故事,而演译的却是一段感人肺腑的人生。
  杨韵琴行医,必然又偶然。她自幼生活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的是伤病带给黎民百姓的痛苦和父母对他们的救治。所谓伤病,无非身、心两种,治身病靠的是医术,而心病却得“心药”医,这是“杨氏伤科”的一大特色。杨韵琴将其接过来,发扬下去,形成了更著新意的医风。
  我与先生同庚,萍水相逢于五十年前我的一次不幸。因为跳远扭伤了左踝关节,我被同学送进中医院,主治的正是其母——大名鼎鼎的曾惠兰。她手下有三个徒弟,其中就有小巧玲珑、扎着两只羊角辫的杨韵琴,她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双活灵活现的大眼睛。
  中国人有条古训,叫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杨韵琴和她的父母,大抵压根儿就没心思去琢磨做官,但日日夜夜身体力行,矢志做个黎民百姓的好医生。不管当时的主观意愿如何,当杨韵琴走上行医之路,她所承袭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更有日益发扬光大的医德。人世间医术也许无止境,而医德却是人人可以品评并感同身受的。“杨氏伤科”发展到杨韵琴这一代,确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过程和跋涉可以用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写就。
  因为医患关系,我与先生可称得上一见如故,对于人生和社会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又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医病疗伤,似乎名医与凡人之间并无鸿沟,这个个例或许就是杨韵琴从小立志做个平民医生的佐证。
  医生肩负着为民治病和为国增收的双重使命。当“治病救命”与“照章收费”矛盾重叠时,“白衣天使”又该如何选择?这是杨韵琴有时遇到的比治疗更大的难题。此刻,她常常想起孩提时代那一幕:一天漆黑,屋里抬进一个浑身血迹的乡下人。哭诉的是他的女人:“救救他吧!家里还有一屋人靠着他。不过……” “不过什么?”“我们身上冒得一个钱”。徒弟愣在那里望着师父,杨炳南一声吼:“救人要紧,莫管钱!”这“性命攸关不讲钱”的杨氏家规,深深印在杨韵琴的脑子里,如今却发生了“天旋地转”:我是国家医生、无钱咋办?
  “常将人病如已病、救得他生似我生”。父母亲的教导,使杨韵琴如天灵开窍:国家是人民的,人民是国家的,国与民血肉相连,不可偏废。作为医生,受损的只能是自己。怎么“损”?多劳心,勤跑腿,自掏腰包!她将“处方”与“处世”有机结合,这大概就是她受人推崇之处。
  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公众人物,原因其实很简单:医术与医德。如何评价她,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要留意一下她诊室场景的与众不同,便可诠释其中的奥妙,更不待田翠竹老先生赞誉她的“琴声雅韵满潭州、医术仁心第一流”之句。它反映了黎民百姓的心声,也准确地揭示了平凡与伟大的真谛。
  杨韵琴行医整整半个世纪,关于她的感人事迹,数不胜举。我曾有《杨门女医》一书,也许能阐述一鳞半爪。时下认识一个人不容易,而忘却一个人更难。许许多多患者记着杨韵琴,是因为他(她)们心中有杨韵琴的反馈。如今求医问药的人群三六九等,但在她那里都是病人,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只有轻重缓急、先来后到之序。当经济渗透一切与扶危济困发生碰撞时,杨韵琴以其美妙的琴瑟弹奏出和谐的音符,是润物细无声,也是黄钟大吕,她诠释着灵与物、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良相与良医异途而同归,是民之福、国之幸!
  高山之巅、湘水之畔,这琴声雅韵以抑扬顿挫的天籁之音,诉说着人世间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就是杨韵琴治病做人的轻重缓急!
  
  病友:成惠仁
  2005年7月12日
  
  【杨韵琴注】作者成惠仁先生,是湘潭文化名人、原黄埔军校老师田翠竹老人的女儿田田的爱人,1960年曾就诊于我母亲和我。本文为他在我从医45周年暨60岁生日座谈会会上的发言。

杨氏骨伤科

        

      “杨氏骨伤科”即湘潭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由邵东县杨炳南先生创立,传承四代、创新发展,

工作室简介

     
      杨氏骨伤科第三代嫡系传人:杨韵琴,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第三批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老中医杨韵琴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湘潭市名老中医、湘潭市优秀专家、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
      杨韵琴的骨伤科专业特长袭自祖传、女承父业,加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其父正骨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