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风采 >

【媒体声音】“我是共产党员”

 
  
  《湘潭日报》记者  刘盈蓉
  
  “姓名,杨韵琴;职务,主任医师,政治面目:共产党员”,在市中医院杨韵琴医生的胸牌上,“共产党员”几个字格外引人注目。“我入党二十几年了,我要告诉所有人,我会实现自己的入党誓言。”每当人们问起这几个字的来由,杨医生总是这样回答--“我是共产党员”
 
  群众心中的好党员
  不少市民知道,治骨伤,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杨韵琴是一把好手,作为一名行医46年的医生,一位入党20多年的老党员,受人敬重的不仅是她精湛的医术,还有她高尚的医德。今年“七·一“前夕,她又一次被评为湘潭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
  杨韵琴说,一个医生,手中掌握着关系患者的健康与生命的大权,这个权利,是党和人民给的,是要用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几十年来,她遵照党的教导,严格要求自己,总把病人的召唤当作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病人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从不开大处方、从不收受红包礼金。每年的大年三十,她总是忙碌在医院,没能够按时吃过一顿团年饭,也几乎没能安静地过个节假日。即使在前夫去世的第三天,病人一召唤,她二话没说,就马上投人工作。2000年,杨医师的母亲不幸去世,在回邵东处理善后的4天里,她就为100多名邵东乡亲作了检查和治疗,并带回了两个急需住院治疗的病人。
  有好多人劝过杨医生自己去开诊所、开医院,说凭她的名气绝对能赚大饯,还有很多地方愿出高薪聘请她,可全被杨医生婉言谢绝了。不仅如此,她还时常为贫困病人垫付医药费甚至生活费,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病人家回访。她说:“我是共产党员,做事不能光想着钱。”
 
  患者口中的好医生
  今年已经61岁的杨医生,出生于中医世家,15岁便开始了治病救人的行医生涯,至今已是46载。她运用家传医术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总结出杨氏骨伤平衡调理疗法,先后让近2万名患者重获了健康。现在她每天仍要接待数十名慕名而来的患者。忙得像打仗一样。她那写有“一朝就医,终身为友”的名片,总是摆在桌上任患者拿取,所以即使是下班后也时常能接到病人的电话。她还经常给重病号打电话,关心询问康复情况,叮嘱注意事项,实在不放心时,则骑上自行车登门指导。
  在杨医生的办公室,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她对病人的无微不至的关爱:有位脚踝受伤的病人来就诊,她给病人上药后,拿起病人的鞋子说,“你看你的鞋跟这边磨损得很历害,以后要记得及时把鞋跟补平,以免下次再扭了脚,”病人离开时,她看见病人走路的姿势不对,又追上去对他说,“用没受伤的脚先走,要让伤脚平衡受力。”。一位左手受伤的学生来治疗,杨医生在治疗完后,叮嘱他要常将手腕向上平放,以免骨骼变形。个子小巧的她又踮起脚将绷带结藏进学生衣领。这个细微的动作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多关心病人,多让病人了解治疗的细节,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杨韵琴如是说。
 
  女儿眼中的“傻”妈妈
  杨医生的女儿曹慎至今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有位从宁乡农村来的困难患儿股骨干骨折,经复位固定后已是深夜,为了给患儿节省经费也为了便于观察病情,杨医生就把她睡在自己的床上,同睡的年幼女儿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衣裤床单被患儿全尿湿了,委屈得大哭起来。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杨医生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但她却毫不在意,把心思都放在病人身上,就是在她身患重病住院治疗的时候,仍有一些伤病患者前来找她治疗,她常常一手进行输液,另外一只手为病人摸脉开方,病房就成诊室。她的女儿曹慎伤心地说:“妈妈啊,病人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医生,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妈妈啊,您怎么这样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杨韵琴笑着说:“女儿啊,妈妈是个医生,照顾好病人是我的责任。”
  杨韵琴治愈了很多疑难、危重患者,他们给她送锦旗、镜匾表示感谢之意。其中有一句表达了众多患者的心意:琴声雅韵满潭州,医术仁心第一流。杨韵琴正用她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
 
  (原载2006年6月27日《湘潭日报》)

杨氏骨伤科

        

      “杨氏骨伤科”即湘潭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由邵东县杨炳南先生创立,传承四代、创新发展,

工作室简介

     
      杨氏骨伤科第三代嫡系传人:杨韵琴,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第三批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老中医杨韵琴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湘潭市名老中医、湘潭市优秀专家、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
      杨韵琴的骨伤科专业特长袭自祖传、女承父业,加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其父正骨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