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风采 >

【媒体声音】四十余载“情”和“路”

  ——记湘潭市卫生系统“四贵精神”
  先进个人、湘潭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杨韵琴
  梁名望
  
  引  子
  救死扶伤路,悠悠医患情。杨韵琴从医四十余年,谱写出了为病人救死扶伤的“情”和“路”。她挖掘传统医药宝库,积极吸纳现代医学,为传统中医骨伤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杨韵琴的自然疗法区别于其他疗法的主要特点是调理气血经络,注意平衡治疗,不阻断自然生长过程。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十分注重心理疗法,力求通过耐心解释,把揭示疾病的根源和治疗知识传授给病人,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杨医师所走的“情”和“路”,有效地缓解了目前医疗界时而发生的医患矛盾。
 
  往下说
  仲夏,.火辣辣的骄阳无情地将强暴的火光直倾下来,晒得地下焦油滚烫,连柏油马路都冒汗了。为编《莲城天使》,我冒着炎热来到了湘潭市中医院对杨医师进行采访。
  由于她太忙,提前一天预约采访的情况有些变化。星期一、星期四是杨医师的专家门诊日。今天是星期二,但一上班,她的中医骨伤科门诊室内外,仍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着就医的患者们。
  院领导告诉我,杨医师一心为病人,一心为医院,有口皆碑。只要她穿上白大褂,她就和病人融合在一起了。她不停地工作着,一分一秒地离不开她的病人,给患者看病,生怕歇一分钟。这时的我,既了解杨医师的心情,更理解患者的痛苦,为采访我不能耽误她给患者们看病。我忙捎去信息,请杨医师放心给病人看病,我表示有时问等她。
  大概等了两个小时光景,杨医师仍不得空,那里的患者越来越多,他们都以焦急、耐心的心情期待着杨医师。
  “下去,到她的工作室里去。”我从五楼下到了二楼,一转眼便来到了杨医师的工作室。哇!我惊叹万分,亲眼所见面积约有十来个平方米的诊疗室里和门外的走廊上,挤满了等候就诊的患者。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市内的,也有外县市的。大部分站着,也有的坐着躺着;有的折断了胳膊,有的跌伤了腿脚,每个患者的脸上,都露出焦急的神情,也有个别发出痛苦的细声呻吟。
  在伤病员的重重包围中,我见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女医师在忙碌着。她个子不高,人很清瘦,留着一头短发,戴一剐深度近视眼镜。她虽然五十多岁年纪了,但仍是那样精神矍铄。
  她和颜悦色地呼唤每一个患者,轻言细语地询问伤情,全神贯注地为她们诊断。她给患者治疗的一招一式,是那么果断,那么娴熟,那么轻盈有力,的确令人折服。患者都向她投来信任和亲切的目光,亲热地称呼她杨主任、杨医师、杨姨,气氛显得那样融洽和谐,俨于一家人。她就是颇有名气的骨伤科主任医师杨韵琴同志。
  “对不起,实在是抽不开身,你看,这么多病人都是朝我来的,我走开半步都于心不忍。”杨医师向我打招呼说。
  “没关系,实地是最好的采访”。我对杨医师马上有了第一步感性认识。我相信,我马上就会有灵感。我问杨医师,每天大概能有多少患者来她这里看病,杨医师一边为患者包扎,一边不加思索地回答说:“现在大约三四十人,以前病源足时最多达到一百一十八人。”“为什么你这里患者这么多呢?”杨医师笑着回答说:“注重患者群的建设,热情接待每一个病人,并为他们认真负责地治疗,疗效也令人满意,而且经常上门随访,关心患者,为他们解忧排难。因而患者对我很信任,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络绎不绝……”。
  此时,本院医师、她女儿曹慎也在诊室里。小曹对我说:“妈妈天天如此,她心目中只有病人,唯独没有她自己。由于求医者甚多,她从未按时下过班,常常是中午一、两点钟才回家吃午饭。所以,妈妈患了严重的胃病,还患有甲状腺瘤、胆结石、心脏病……”小曹满含深情,自豪而忧虑地对我叙说。
  一位患者见有人采访杨医师忙赞不绝口地称赞杨医师说,“杨医师医德好,医风好,医技更好,我全家祖孙几代都找她看病。我孙子跌断手,我婆婆跌伤了腰,我自己患腰腿痛病,都叫杨医师几副膏药贴好了。”
  “杨医师妙手回春,医术高明,她是白求恩式的好医师!”
  “我们是慕名从长沙赶来看病的病人。”
  “杨医师技术精湛,我经常给她带来病人,请她看病……”
  “我患有肩周炎,杨医师做的健身器材真管用。”一位女患者边说边用双手来回拉动着挂在门框上的小滑轮进行锻炼。
  小曹说:“妈妈做了许多小器材,你看这个小玩意儿,就一只滑轮,用纱布捻成绳,用小木棍做拉手,病人经常拉一拉,能促进患者肩、肘关节的功能恢复。”
  病人离不开杨医师,杨医师深情系病人,此场此景让我感慨万千,问杨医师你这一条路,这一段情魂系哪里?杨医师果断地回答说:“是注重了患者群的建设!”“1+1=100=1000=10000。”
  “100-1=0。”
  啊,我终于明白了,是杨韵琴医师“患者群建设”的作法造就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良好局面。
 
  再往下说
  在工会办公室里,吊扇开着,呼呼地给我们送来悠悠清风,杨医师若有所思地把话闸子打开了。
  “我真想开一个患者座谈会,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直到两千年,每个时代请一位病人来促膝谈心,交谈一下医患之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对话,交流感情,促进医患和谐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联系现状,我觉得我非常热爱病人,我与病人建立了亲密无问的鱼水关系。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爱党、爱医院、爱病人、爱家庭、爱子女,特别是对患者的呵护是忠贞不渝。为了病人我可以忍辱负重,无怨无悔。从医四十年,我饱尝了许多甘甜,也吃了不少苦头,病人很多,自己很累,但累得所值。因为我觉得我比别人幸福,多看一个病人就多一份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有人不理解,说我没日没夜地干,一不要加班费,二不接受别人的红包礼品,工作上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我擦干泪水又义无反顾地投人工作。”
  “我不能给病人发脾气,因为病人是无辜的。他们是来求生的,不是来受气的。他们把生命交给我,我就要贴心贴骨地为他们负责任。”
  杨医师接着介绍说:“今天早上我还打电话给长沙一位病人。我询问他近来
  康复得怎样?我对病人说,你不来则止,你来了,我会设法为你疗伤,让你早日痊愈。身体康复后,你照样可以去当兵,去上大学。”
  “我出身贫农家庭,1960年来到中医院。搭帮党和毛主席,以及院领导和同志们,培养我由一个黄毛丫头成长为一名骨伤科副主任医师。我感谢中医院,热爱中医院,在这块沃土上,我洒下过无数汗水,也尝到了不少甜头。外界的金钱诱惑不能动摇我,医院的艰难困苦也不能折服我。”
  有人讲: “杨医师,我们请你,保证你两年可以买一栋新屋!”
  “杨医师,你的病友特多,只要你一声召唤,我们赞助你办一个杨氏骨伤科集团!”
  但是我讲: “是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走‘公’,也可以走‘私’,但我们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为患者治病,是为了金钱,那你们真是贬低了我!”
  杨医师谈得正浓,这时,突然有一位患者推门,“杨医师,请你看病。”一支烟功夫,又一位患者在敲门,找杨医师看病的人太多,无奈我只好暂搁笔停止采访。
  杨医师也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她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她心急如焚地站起身来辞我而去。
 
  继续往下说
  杨医师是一个大忙人,星期天,她常常出诊。工作四十年,出诊四十年从不间断。照她说,骑单车出诊可以走许多地方,可以多跑一些患者家庭。
  她出诊就象走亲戚一样,询问这位老太太,看看那位老大爷,指导一下功能锻炼,调整一下骨折固定带,游刃自如,善始善终。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在医院工会办会室里,我们开始交谈。 摆在我面前的是一本50页的影集,那里收集着杨医师从医40年的部分照片--每一幅照片传颂着一段动人的医患故事,也是一首美妙的乐曲。其中有杨医师老父亲杨炳南、母亲曾惠兰六十年代推着自行车出诊的照片。杨炳南、曾惠兰从50年代始便是湘潭的著名骨伤科医师,他(她)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湘潭街上谁家有个跌打损伤都是要找他们,连细伢子都晓得“打伤骨头找杨炳南去!”
  杨炳南、曾惠兰夫妇为医好、为人好、技术好、医德好,他在培养人才方面也付出了艰辛。杨韵琴医师从小便受到了父母良好医德的薰陶。当她看到父母胸前佩戴着的红十字徽章,在夕阳的照耀下灿灿生辉时,从小就产生了立志要当医生的愿望。她,双手接过了父母的出诊箱,连声恳求:“爸爸妈妈,我也要当医生。”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韵琴讲,“当医生可不是图名声好听,而要真心实意地为伤病员服务。”妈妈接着说,“当伤科医生,要不怕苦,不怕脏,你能做得到吗?”小韵琴信心十足地回答说:“我保证能够做得到!”说着,她从妈妈胸前摘下了那枚诱人的红十字徽章,十分小心地戴在自己的胸前。
  1960年秋天,杨韵琴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湘潭市中医院骨伤科,跟随父母学习医术。40多年来,她始终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以父母的言传身教为镜子,一心扑在工作上,满腔热情地为伤病员服务,患者的一声呻吟,时时牵动着她的心灵,患者康复后的每张笑脸,常常给她带来最大的宽慰。
  多年来,杨韵琴很少安稳地和家人一起欢度节假日。1977年,她丈夫不幸去世,在万分悲痛的时刻,她尽量克制自己,照样把温暖和同情献给病人。八月,她丈夫逝世才三天的那个深夜,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和孩子的哭叫声,婆母开门后得知这个小孩右手受伤,经过三个医院的治疗仍啼哭不止。婆母望着她虚弱的身体,为难地征求她的意见,杨韵琴此时此刻二话没说,她擦干了眼泪,强忍着悲痛,立即为孩子进行了正骨复位,孩子很快痊愈了。
  杨医师虽身患多种疾病,但她仍然克服困难,利用节假EI或挤出休息时间,为难以就诊的老、少、残疾和严重骨折又无条件住院的患者送医送药上门。有的病人急需服中药,她就煎好送到病人面前,有时还把病人设法安排住在目己的家里,病人急需钱、物她主动解囊相助……
  由于她对病人服务的贴心,病人经常给她送来红包、礼物,有的还请她赴宴,她总是婉言谢绝。她深有体会地说:“只要我付出的劳动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杨医师是区政协委员,在湘潭人民心目中是一名有份量的骨伤科医师。1985年,她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多次立功受奖,荣获“湘潭市名老中医”、“湘潭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四贵精神”先进个人等称号。
  一代人三级查房的照片,亮丽在我的眼帘。杨医师是副主任医师,女儿是主治医师,儿子是医师,她全家三口人经常深人病房,为病人排忧解难。
  “这是为港台商人看病的照片,这是为英国友人看病的照片……”杨医师指着照片对我说。家住株洲古桑洲的一位88岁高龄的老大爷,不慎跌伤致左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下肢缩短,不能动弹。杨医师给他打牵引、敷伤药,使他疼痛逐渐减弱。为使老人早日康复,杨医师多次冒着严寒,两次转公共汽车先到马家河,再坐船渡河到古桑洲,不厌其烦地为他疗伤,终于使他痊愈。
  这里有一张照片,一个青年男子患有双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重度畸形,脚背着地行走,看样子一辈子只能打单身。该患者因年龄偏大,手法治疗难以进行。杨医师断言,只能行截骨矫形钢针内固定手术。杨医师和她的同行们一道制定治疗方案,决定两足同时施行手术,一次性为他矫正畸形。不到一个月时间,这位青年终于象平常人一样行走。第二年的一天,艳阳高照,喜鹊唱枝头,他高兴地带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到了医院,他们结婚了,是杨医师和中医院的精心治疗,使他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个刘小乐是株洲一家医院一名职工的子弟。在湘潭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时因打球不慎致左胫腓骨中段骨折,举办单位将他送来医院。消息传到他母亲所在的医院,父亲是该厂领导,他们开着空调车来湘潭要将儿子接走动手术。
  “不行,你既然来到了我们中医院,我们就有责任、有把握将他治好,你们千万不要将儿子接走!”杨医师斩钉截铁对他们说。
  “你们不动手术有把握接好我儿子的腿吗?”父母焦虑地询问。
  “可以不做手术,能够接好!”杨医师执意留住了孩子,立即给孩子进行正骨复位,夹板固定。经照片复查,骨折解剖对位。父母满意了,孩子留院治疗至骨折愈合稳定。为使孩子全部康复,杨医师曾多次冒酷暑赴株洲为其继续治病。后来这孩子勤奋读书,考上了大学。孩子的父母更是感动,回到自己的医院,曾多次宣传杨医师的医德医风和医技。他们说,杨医师把中医院的声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紧。
  “继四知令德,作一代良医。”这是一位96岁高龄的老太太,她股骨颈骨折,被杨医师治好了。老太太由衷地感谢她,无论如何要杨医师收下她的红包礼品。
  “老人家,这红包不能收,只要您病好了,就是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老人过意不去,千求万求,硬请省图书馆著名书法家刘知白先生手书对联一副,落款赞言:“韵琴女士家学渊源,精于医道,今为96岁唐家老蟠疗伤,奔走疲劳书以致谢,辛末仲夏刘知白。”
  黄埔军校老前辈、湘潭著名诗人田翠竹,祖孙几代都请杨医师看过病。他对杨医师心存敬意,闻杨医师行医三十年一时诗兴大发,即挥毫泼墨,赠书一幅。
  田老写道:“琴声雅韵满潭州,医术仁心第一流,治病不辞风雪冷,扶伤未许姓名留,身依患者同呼吸,情系藜床共乐忧,辛苦杏林三十载,镜中渐见雪盈头。”--韵琴医师行医三十周年纪念,寿翁田翠竹撰并书七十又八岁90年10月。
  这两张照片记述着1993、1994年曾发生的两段故事。
  杨医师因工作过于劳累,她曾两次心脏病发作而住进了医院。  经医生检查诊断为心房纤颤,病情严重,但当她病情稍有好转,求医的患者又纷至沓来。
  这那是住院治病啊!病房成了诊室,患者照样在病房外排队等候治疗。杨医师坐在病床上,一只手在接受输液治疗,另一只手却在为伤员切脉诊断,开处方,敷伤药,包扎固定,第二次住院诊治病人竞达500余人次。
  这是在住院的日子里,那天,天下着松涛般大雨,整个湘潭古城刹那间便淹没在麻帘一样的雨幕中。原来晴好如洗的天空被海哮翻腾的云涛压得低沉,惊雷阵阵,忽而把医院的庭墙照得雪亮,忽而又隐在云中不停地滚动,把深邃的苍桑古城拥抱,病房内外显得象深秋的黄昏。
  忽然,窗处一阵哭泣声,还有大人的捶胸顿足声,原来是有位名叫曲欢的小孩不慎跌伤了左肘,经照片诊断为“左肱骨外髁骨折,骨折块翻转移位。”孩子的父亲带他到过湘钢医院、湖南医学院门诊,医生异口同声地说要住院动手术,并得知即使动手术疗效也不一定好,不仅风脸太,而且医药费也相当昂贵。无可奈何,孩子的父亲只好慕名前来向杨医师求医。杨医师自己正在住院,她毫不犹豫地拔掉输液的针头,马上给孩子阅读分析X片,认真检查后果断地表示:“没有问题,我给他实行手法复位。”她立即给孩子进行手法复位接骨,再敷药固定。经过几次精心治疗,孩子的骨折损伤已完好无损。孩子的父亲对杨医师感激涕零。
  
  再继续往下说
  医学浩若烟海。杨韵琴出身骨伤医学世家,但并未上大学深造。她自学成才,凭自己对事业、对病人的执着,努力攻克医学难题,取得丰硕成果。1983年,医院成立26周年之际,她在国家级医刊《新中医》上发表了专业论文“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的防治”一文,实现了零的突破。1986年又在该刊发表“股骨颈骨折简易诊断法”一文,1994年在《中国骨伤》杂志上发表“扁担翘式架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她撰写的“杨炳南医案”选人《奇效验案》一书中,“浅议杨氏骨伤疗法”一文收入《神奇的非药物疗法》一书中。
  杨医师热爱生活,浑身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虽年过55岁,但仍爱唱歌、摄影、种花草。在医院的春节晚会上,她一曲“青藏高原”赢得了满堂掌声,并荣获特等奖。她的摄影作品多次在《大众卫生报》、《湘潭日报》上刊登。她还担任了湘潭市四职校137班的校外辅导员,为学生们讲课,深受学生欢迎。
  人生坎坷,杨医师也遇到过不少的挫折,但杨医师性格活泼开朗,有着超人的健康心态和坚定信仰。她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理想,是人生风帆,是人们精神世界里的太阳。只有扬起理想的风帆,人生之舟才能疾如流云,永不搁浅。一旦丧失理想,就会迷失方向,涉人泥沼,当然从树立理想到实现理想,并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1960年,杨韵琴才15岁,花季少女,玉洁冰心。自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立下誓言:在医疗战线上我愿意从青丝到白发,奉献自已整整的一生。当初,湘潭市农工民主党刚成立不久,最初只有9名党员,有人劝韵琴说,加人我们的党后,保证你的住房、职称、升迁、子女安排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韵琴意志坚定,她谢绝了别人的宽慰,痴心不改地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难忘1963年,从广州市中医学院来了一位年轻英俊的实习医师,他即是韵琴心中的白马王子。千里鸳鸯一线牵,在理想、工作的追求中,他俩被丘比特爱神之箭射中,1967年,他们幸福地结合了。
  1974年,爱人曹戡从广州调回了湘潭市中医院,成了市中医院的第一位正牌大学生。可是,当时的大学生并不受重用,他被安排在条件最差的二门诊部工作,白天工作很累,晚上就睡在门诊部的阁楼上,终日处在大炒药的烟薰火烤之中,爱人患有心脏病,他终于受不住乳香没药油脂的熏烤,工作仅3年未满38岁便英年早逝。杨医师在一次演讲会中说道,1977年,当我的奋斗人生刚刚出现转机时,厄运又降临到我的头上,与我相亲相爱生活10年的丈夫因心脏病突发,抛下一双幼小的儿女和年迈的婆母离我而去。丈夫去世的巨大精神打击使我撕心裂肺,痛不欲生。面对这无奈的现实,又是崇高的理想促使我挺起瘦弱的肩膀,担起了繁忙的工作和扶老携幼的两副重担,每当忙完一天繁重的工作,看着一双熟睡的儿女,安慰抚摸着同样辗转难眠的婆母,我的心在滴血!婆母啊,你老年丧子,我中年丧夫,人生最大的不幸还得靠我们去排解、去改变、去奋斗啊!
  杨医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1983年,她当上了政协委员。1985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6年,在婆母的关心爱护下,她又组建了新的家庭,苦涩的人生终于又绽开甜蜜的花朵。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踏新词四首》中写道:“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歌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呜。”这首诗唱出了但愿明月升起,清辉洒向人间的意境,杨医师和她的伴侣又能到河堤上连袂出游,边走边唱了。这是一个多么欢乐的季节,一个多么动人的夜晚啊!新歌唱尽之时,已经不是月照大堤的夜色溶溶的环境,而是“红霞映树鹧鸪鸣”的早晨景象了。
 
  尾  声
  杨韵琴医师很少完整地休息过礼拜天。每到节假日,她常常是骑着自行车奔走在都市的大街小巷,对家庭病床者以及老弱病残进行社区服务。我突发奇想,要和杨医师一道出诊。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早霞刚露出笑脸,我便神奇般地出现在杨医师的家门口了。
  早在孩提时代,我从大人们口中听说过,杨炳南要大刀忽忽地响,拨水不进,东平镇“武教头”赵细满打擂台,以及万金标、德屠夫拔钉子、砍肚皮卖狗皮膏药之传说,由此推测,杨医师能治跌打损伤,她必然身怀绝技,果然名不虚传,在凉台上,我见巾帼女侠杨韵琴,面前摆着三桶水,只见她撼胸拔背,气沉丹田,平地一声吼“起!”刹时,她的两只手和牙齿已同时提起三桶水,同时口里还在哼唱着“洪湖水,浪打浪”呢。
  “好!”我拍案叫绝,“杨医师,您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不愧是我们卫生战线的女中豪杰!”
  一轮红日升起,我们骑着单车开始出发。
  金风送爽,车轮飞转,今日又一曲医患情谊谱写的歌曲奏响!
 
  (本文节选,原载《莲城天使》,2001年1月)

杨氏骨伤科

        

      “杨氏骨伤科”即湘潭市中医医院骨伤科,由邵东县杨炳南先生创立,传承四代、创新发展,

工作室简介

     
      杨氏骨伤科第三代嫡系传人:杨韵琴,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第三批湖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名老中医杨韵琴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湘潭市名老中医、湘潭市优秀专家、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
      杨韵琴的骨伤科专业特长袭自祖传、女承父业,加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深得其父正骨之精髓。